close

  街上還有多少“無主井蓋”
  據《新京報》報道,近日,由於路邊的雨水井井蓋不翼而飛,24歲的小麗騎車經過時,車輪墜入井內,小麗被甩到一米開外的馬路上,臉部受傷嚴重,手臂、膝蓋多處擦傷。上周日傍晚,小麗被送醫,現已回家休養。
  雨水井井蓋丟失致人受傷,幾天了,受害人家人“尋求管理”,被推來推去,記者幫忙找井的管理者也無果而終,連答應核實權屬單位的朝陽區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員,也無法確定什麼時候能核實到。井主都恁難找,這井平時咋可能有人維護?難怪井蓋沒了半月,也沒人管,出事後還是旁邊市民自己拿了個桶蓋放那兒湊合著用了。
  無蓋井已屢次傷人,井主難尋亦非首例,有關部門應該趕緊給每一井口明確管護單位了!因為井蓋損壞難免,但要做到及時發現、補上,沒個“主人”怎麼行? □張紹亭(職員)
  “詛咒式小廣告”是種語言暴力
  “老太太撕一張條,少活一天。”近日,一則詛咒式小廣告出現在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碧興園小區。據報道,由於附近小區較為老舊,不少小廣告涌入社區內。小區內的老人和居委會工作人員利用空閑時間自發清理小廣告,這則詛咒式小廣告針對的正是這些清理廣告的老人。
  中國人歷來講究“口彩”,這一點,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。小廣告張貼者的“如意算盤”在於利用老人的忌諱心理,逼迫老人“就範”,從而達到讓小廣告“野蠻生長”的目標,是一種理屈詞窮的語言暴力。
  作為城市“牛皮癬”,小廣告歷來讓人傷透腦筋。公眾參與作為治理小廣告的一種有效手段,卻遭遇詛咒。“詛咒式小廣告”的出現不只是一個笑料,更應該想想,為什麼這些小廣告總是去除不掉,成為社區老人的一項“事業”。 □楊朝清(教師)
  為公交站多添些簡易坐椅
  出門坐車在公交站候車時,老年人常常因為找不到坐椅而產生尷尬的場面,公交車站的廣告欄修建得富麗堂皇,櫥窗玻璃擦得倍亮,甚至連小廣告都無法滋生,有的公交車站在修建、改建時,還把原有的座位都改掉了!
  筆者在“為公交票價改革建議”的活動中再建一言,應當儘量為公交車站配備一點簡易坐椅。坐公交的老年人比較多,而很多線路因為路程長、堵車等因素,一等十多分鐘是常有的事,老年人站長了有點受不了。
  修建一個坐椅,其實花不了多少資金。而且現在市場經濟,是不是可以找一找有慈善愛心的企業家贊助一下?因為在坐椅上可以有冠名,對企業和行人都是雙贏啊!
  我們的社會已經步入老年社會,而與之相適應的細節設施卻沒有完全跟進,當然,現在的社會是年輕人的快節奏時代,但是無視或者漠視老年人的態度和權益也同樣是不可取的,因為老年人的今天難道不是年輕人的明天嗎? □吳立人(退休人員)  (原標題:來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jzalrhono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